心情不好,也会得糖尿病?!

现在,糖友们基本上都形成了一个共识,那就是“糖尿病的管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,而是系统管理。”作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——心理健康教育也显得非常重要,为什么呢

心理问题致躯体疾病

绝大部分的身体疾病都是由心理、情绪导致的。在防病治病这个过程中,健康人和患病者的自我心理调节都非常重要。

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,往往会少得病或减缓病症,甚至还能起到帮助恢复健康的作用。糖尿病患者也一样,患病前后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,比如,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。

况且,焦虑、抑郁情绪和重性精神障碍(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等)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的恢复。

心理问题要积极求助

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,身心健康密切相关。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,是负责任、有智慧的表现。然而现实是,很多人有了身体疾病能主动就医而对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则“讳疾忌医”。这也不难理解,身体生病了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,而心理出问题了却容易被人疏忽和误解。

最常见的就是人们对抑郁症患者的误解,总觉得人抑郁了,振奋一下精神、找点乐子就好了。其实,这种误解可能会让患者因得不到陪伴、支持而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。

不良情绪会升高血糖

情绪攻击身体器官

时间紧、任务重让我们倍感压力,年终考评、业绩平平让我们紧张焦虑等,诸如此类的应激事件容易引发我们情绪上的改变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:我们70%以上的情绪,都会以“攻击”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身的情绪困扰。

之前,来我们SDC心理室做咨询的访客中,就有不少心理问题躯体化的来访者。这些来访者自述或胸口疼或胃肠道不适,到医院检查还查不出问题,吃了药也不见好。心理咨询一次后即有明显好转,两次后恢复正常。大家说,奇怪不?看到这里,相信大家就都明白了。

但这又跟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,遭受这些“无妄之灾”的身体器官中也有内分泌系统,并且排名在前3甲之中。从排名可以看出,对糖尿病病情的影响自然也不小。

胰岛素对抗激素

当遇到“触点”时,紧张、激动、恐惧、焦虑、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状态,会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,启动“战斗”或“逃跑”机制。并可通过下丘脑释放某些神经递质使胰岛细胞分泌减少,某些胰岛素对抗激素,如生长激素、皮质醇等增加;肾上腺分泌去甲肾上腺素、肾上腺素等增加,从而影响体内糖代谢调节能力,导致空腹血中胰岛素含量降低和血糖升高,至此诱发糖尿病或加重糖尿病。

情绪激动升血糖

我们主要来看看皮质醇对血糖的影响。它可以使得肌肉和脂肪细胞抵抗胰岛素,还可以增加肝脏葡萄糖的产生。正常情况下,身体能很好地控制皮质醇的分泌和调节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。但是当面对应激时,皮质醇的水平可以升高到足以抵抗胰岛素的状态。所以,在情绪激动时,有的糖尿病患者就需要额外注射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。

因此,患者确诊糖尿病后,要勇敢面对,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,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,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或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。对于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,还有助于逆转糖尿病!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